English

发展知识经济与创新

2000-04-04 来源:光明日报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政法教研室主任 陈秀华 我有话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国力的强弱将取决于创新水平的高低。从理论的高度清醒认识发展知识经济与创新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自觉地实现科技创新和各领域相关因素创新的有机结合,真正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一、发展知识经济要求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在发展知识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是创造出发展知识经济所需要的新的生产力要素和新的劳动产品的关键性前提。发展知识经济要求更新劳动者的技能、劳动资料的性能和劳动对象的范围,增加生产力中各实体要素和劳动产品、劳动管理的科技含量。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始终是生产力中的智力灵魂,科技创新一直是贯穿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的中心线索。因为第一,历史上的生产力都是一定科技创新的物质形态。正如邓小平所说:“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的劳动力。”第二,科技创新是引动生产力其他因素进一步充分发展的一种最活跃的力量。历史上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和劳动管理水平的发展、飞跃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牵引力。第三,随着历史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在生产中的劳动耗费和物质消耗越来越少,而节约的劳动时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却越来越多。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创新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了更加鲜明的体现。据有关资料表明,现在电子计算机存储器所用的原料比相同重量的铁锅还要便宜,但加工升值后,其售价不亚于相同重量的最昂贵的白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高新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含量高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和管理手段,都是以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的重大创新极其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前提和基础的;运用科技创新的方法是推动社会经济产生飞跃的最本质、最普遍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新的经济功能和新的经济价值,可以实现以往达不到的经济目标。因此,必须在原有科技水平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科技,才能胜利迈向知识经济社会。

二、发展知识经济要求社会各领域相关因素的协调创新

科技创新是发展知识经济所需要的最关键的前提,但不是唯一的前提。发展知识经济还必然要求对政府、企业、教育、科研机构等社会硬件系统和制度、管理等社会软件系统都进行创新。因为科技创新、发展知识经济是由政府、企业、教育、科研等部门或机构发动或推动的活动;是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引导或带动的活动;是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企业员工和广大人民群众合力参与的活动;也是以一定的教育内容、制度和管理为中介的活动。它们一起支撑、决定、制约着科技创新、发展知识经济活动的展开和运行、范围和力度极其效果。各类主体的创新观念和对创新的需要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决定着科技创新、发展知识经济实践的产生和存在;各种主体接受教育所达到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综合统一,决定着科技创新、发展知识经济的实践在一定阶段上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各种主体创新行为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决定着科技创新、发展知识经济所具有的效率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可见,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知识经济是全社会的事情,必须使与之相关的各类主体都以主动的精神实现有效的创新,并且达到密切配合、共同运行,才能使科技创新成为现实,并充分发挥它在发展知识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否则,这一切就可能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阻碍科技创新的步伐,进而延缓知识经济的进程。

基于上述考虑,发展知识经济首先要使各类主体实现精神观念的创新。精神观念是实践的先导,各类主体都应抓住机遇,重构思维模式,重塑精神世界,“对这个问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政治意识,而且要使全社会都树立这样的意识。”如此,才能使科技创新、发展知识经济的伟大实践具有可靠的思想动力和精神保证。其次,发展知识经济要求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科技创新、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环节,必须经过教育过程,才能使科技知识、科技信息内化为劳动者的技能。政府要根据发展知识经济对各类主体受教育程度和能力的要求,办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保证具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第三,发展知识经济最根本的是要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在全社会真正形成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机制,从而提高各种主体创新行为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保证科技创新、发展知识经济的效率和效果。

总之,发展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创新,是多方面创新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能只强调科技创新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创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